发布时间:2025-06-23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等企业。
华大北斗在招股书中表示,汽车智能化、低空经济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为GNSS空间定位服务的市场需求提供增长动力。预计到2028年,全球GNSS空间定位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32450亿元,2023年~2028年的复合增长率为9.1%;预计到2028年,中国北斗空间定位服务市场将达到9540亿元,2023年~2028年复合增长率为14.5%。
招股书显示,华大北斗的业务模式建立在协同基础上,两大业务线相辅相成。
公司以北斗GNSS芯片、模组及相关解决方案的设计及销售为战略重点,同时亦按客户需求提供一系列第三方芯片解决方案,如通信及存储芯片,以满足下游集成商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需求。
但从收入结构看,2022年~2024年,华大北斗来自综合芯片及模块业务的收入分别为5.05亿元、4.78亿元和6.02亿元,占其总收入的比重超70%。相比之下,华大北斗的GNSS芯片、模块及相关解决方案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不足30%,分别为1.93亿元、1.68亿元和2.38亿元。
报告期内华大北斗按业务线划分的收入
对于综合芯片及模组业务的主要产品销量上升趋势,华大北斗解释主要是由于获授权分销的产品线增加,带动客户需求增长;对于各类GNSS芯片及模组的销量增长,华大北斗称系北斗系统在中国的大规模应用不断扩大,以及其GNSS芯片及模组具有尖端技术及高性价比的特点。
华大北斗实现增收但并未增利。招股书中披露,2022年~2024年,华大北斗营业收入分别为6.98亿元、6.45亿元和8.40亿元。同期,毛利率分别为12.0%、10.5%及9.8%。针对毛利率连续两年下降的情况,华大北斗表示,主要是由于GNSS芯片、模块及相关解决方案业务板块的毛利率由2022年的36.0%减少至2023年的31.7%,并于2024年进一步减少至27.3%。
华大北斗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上述业务板块毛利率的下滑,主要是因公司进一步降低了高精度及标准精度模组的售价以吸引客户。同时,定位监控设备销售收入的贡献增加,而该等产品的毛利率相对较低。
2022年~2024年,华大北斗分别录得亏损9261.2万元、2.89亿元和1.41亿元。对于过往的亏损情况,华大北斗称,往绩记录期间,由于业务扩张导致销售及营销雇员数量及相关雇员开支增加。此外,往绩记录期间存在巨额研发开支。华大北斗表示,在卫星导航及定位服务行业,GNSS芯片设计公司通常会产生大量研发成本,因此,此类公司会面临一定程度的初期亏损。2022年~2024年,华大北斗研发开支分别为1.03亿元、1.10亿元、1.18亿元。
中电光谷、比亚迪等为股东
2016年12月,中电光谷及上海上汽创业投资等重要投资者共同成立华大北斗。在早期及中期阶段,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江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博世创投、珠海格力创业投资、TCL科技及中航产投等重要产业投资者进行战略投资。
经历过多轮融资,目前华大北斗的股权占比为中电光谷持股9.22%,深圳鼎信持股7.24%,其他如比亚迪持股4.12%,珠海格力创业投资持股3.54%,后面还有数十位各类股东,且持股比例都不大。
此前,华大北斗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订立了辅导协议,准备申请A股上市,并在2022年曾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但在考虑宏观政策及自身融资策略后,华大北斗自愿终止A股上市。
关于未来计划,华大北斗计划在国际市场欧洲、日本、韩国、印度及东南亚等地设立销售中心,并招聘当地销售及市场推广人员,重点拓展国际顶级客户群。
华大北斗在招股书中坦言,公司可能无法维持及预测与产品需求相符的存货水平,这可能导致面临存货过时的风险,或错失销售机会。此外,公司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与芯片制造相关的芯片封装,第三方的运营中断可能会对其业务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