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动态 > 正文

上半年基金业绩排行揭晓:“冠军”涨超85%,北交所、医药、港股基金领跑

发布时间:2025-07-01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这一年机会很多,挑战也很多。AI、机器人、半导体、大模型等主题基金各领风骚,医药、新消费等也各领潮头一段时间。

  截至6月30日晚间披露的基金净值,今年上半年表现最为突出的基金前五名包括中,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基金,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和中银港股通医药基金,上述产品的净值收益率都超过了70%。

  紧随其后的第六到第十名分别是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华安医药生物、平安核心优势、诺安精选价值,上述基金的收益率也都超过61%。

  这十只风格各异,投资重点迥然不同的基金成为了业内的领跑军团,充分说明了,2025年以来内地资本市场的热点纷呈和行情莫测的特点交织。

  在这样的时代里,能够令基金业绩排名靠前,都不是一般的投资人才。

  纵观上半年领跑的基金经理,多数属于有一定年限的投研积累,投资风格鲜明,正处当打之年的新一代基金经理。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的基金经理张韡是为其中的典型,康奈尔大学生物医学硕士,曾任东方证券医药助理研究员,汇添富基金医药研究员、高级医药研究员及医药行业研究组组长。2021年3月她开始出任基金经理,今年上半年折桂。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的基金经理冷文鹏从业经历更加曲折一点,她是人行研究生部金融学硕士,2005年9月起先后任职中技投资研究部,华夏基金研究发展部,新华基金研究部,华泰柏瑞基金研究部。十一年后的2016年才在西部利得获得了担任基金经理的机会,后来他有加盟国新投资,辗转往新华基金,直至2023年6月加盟中信建投基金,此次凭北交所基金夺得年度亚军。

  长城基金的梁福睿是上半年的“探花”,他2018年开始任广州证券医药研究员,2019年3月加入长城基金,后出任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的基金经理,事实证明,年轻的梁福睿是一名“福将”,他麾下仅有一只基金,但这只基金夺的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第三名。

  此外,华夏基金的顾鑫峰、中银基金的郑宁,永赢基金的储可凡、单林、广发基金的吴远怡、华安基金的桑翔宇、平安基金的周思聪、诺安基金的唐晨等均属行业较为出色的中青年基金经理

  他们其中的不少都有自己的专长投资方向,其中尤为明显的是在医药领域的积累。作为过去四年内倍感压力的医药基金经理,2025年的业绩爆发不啻为这批基金经理耐心、坚守、不放弃的褒奖。

  附

  股票基金最高收益率破66%

  主动投资的当家品种——普通股票型基金,在2025年打了个翻身仗,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身的价值。

  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桑翔宇管理的华安医药生物基金,年初以来涨幅超过了66%,位列榜首。

  此外,郝淼管理的嘉实互融精选基金,周思聪管理的平安医药精选基金,郑宁、王方舟管理的中银大健康基金,赵伟、王超管理的富国医药创新基金,张荫先管理的平安先进制造主题基金,金笑非管理的鹏华医药科技基金,孙笑悦管理的富国医药成长30基金,江琦管理的东方红医疗升级基金,毛可君管理的东吴医疗服务基金进入行业前十。

  这其中,华安基金有一只基金全场领跑,富国和平安基金均有两支基金入选股票型基金前十,体现它们相当的投研实力。

  而东方红在多年暌违之后,再次有基金经理进入行业前十,也证明了这家公司潜在的权益投资能量。

  附

  相比较资产类别比较纯净的股票型基金而言,混合型基金的领跑者就复杂的多了。

  比如,混合型基金第一名是冷文鹏管理的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基金,这是一只专注北交所股票的基金,和其他基金的投资方向完全不同。

  类似的情况还包括顾鑫峰管理的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基金。

  除此以外,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基金,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基金,平安核心优势基金,诺安精选价值基金,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基金,进入了混合类基金排名的前九名。

  上半年冠军张韡管理的另一只基金汇添富健康生活一年持有基金,也进入了这个分类的前十,涨幅也有57.95%,凸显混合型基金的竞争激烈。

  除了上述基金外,付娟等管理的申万菱信乐融一年、宋佳龄管理的恒越匠心优选、张金涛和齐震管理的华宝大健康基金、马翔等管理的汇添富北交所创新、李博康管理的汇丰晋信医疗先锋等也进入了混合类基金的前二十名,且半年的收益增长都超过了51%。

  在竞争空前激烈的混合型基金里,能跻身前二十名,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几乎也是百里挑一的业绩表现了。

  附

  指数基金“新人新品”当家

  指数基金方面,上半年看到了更多的新人新品,汇添富、银华、万家等ETF收益率靠前,业内指数产品规模最大的几家公司反而没有人入选。

  其中,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位列前三,年内收益率都在57%以上。

  紧随其后的是,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联接基金,中欧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基金,易方达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联接基金,鹏华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位列前十,涨幅超过45%。

  附

  QDII暗藏全市场王者

  QDII基金在上半年诞生了年度的公募基金冠军,但可以“自豪”一点的宣布,本轮的QDII基金领跑者主要是投资港股的基金,这和往年美股、黄金等QDII产品领涨的特点不同。

  正如上文所说,张韡管理的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基金年初以来涨幅超过85%,领跑所有QDII基金。虽然这是一只QDII基金,但从该基金历史地区配置来看,几乎持有的都是港股。。

  其次是,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年初以来涨幅也超过了55%。

  第四名,杨桢霄管理的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人民币基金,第五名,赵蓓管理的工银新经济人民币基金,两者都投向医药股和港股比较多。

  附

  债基排名看“股票表现”

  2025年的权益市场,有不少机会,还体现在,债券基金里,可转债基金,以及一部分敢于上权益仓位的混合二级债基金再次跑在了最前列。

  厉骞管理的华商丰利增强定开基金,以13.83%的收益率,位居债券型首位。

  债券型基金彼此的收益率“咬”得很紧。从第二名至第五名,分别是李波管理的中欧可转债基金,过钧、高晖管理的博时转债增强基金,刘兴旺管理的富国优化增强基金,刘文良管理的南方昌元可转债基金,收益率也都超过了12%。

温馨提示:所有理财类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