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快讯 > 正文

外贸第一大省开局“失速”,何解?

发布时间:2022-05-02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马士基发布公告,预计盐田港和赤湾港船舶等待时间会增加,“为保障船期的可靠性,一些船舶将取消挂靠蛇口和盐田港。”

  深圳交通运输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正积极疏通深圳港货轮拥堵,尽最大可能缓解运力紧缺对深圳外贸的影响,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数据显示,3月深圳港平均日靠泊船舶132艘,集装箱吞吐量日均6.4万标箱,港口整体运行平稳有序。

  东莞开通“莞港水运专线”,引导支持跨境运输“陆转水”,到4月22日,线万吨。与此同时,东莞港新增4条欧美航线条包船航线,将过去陆水联运转向水水联运,累计完成70个航次共60万标箱货物出口量。

  更大的想象空间出现在江海联运领域。

  2021年2月出炉的,浙赣粤、汉湘桂等跨流域水运通道被列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其中,浙赣粤运河将联通长三角、珠三角,建成后长度可达1988公里,比世界上里程最长的京杭大运河还要长194公里。

  上个月召开的2022年珠江水系航运规划领导小组会议提到,“十四五”期间纳入交通运输部规划项目库的珠江水系内河水运48个项目,合计总投资超1700亿元,湘桂、赣粤运河连通工程已分别建立相关部省协作制度,并形成初步成果。

  一边是对海运的重塑;另一边,面对海运眼下的障碍,广东也在转身望向内陆。

  2020年8月,深圳开出首列“湾区号”中欧班列。根据规划,“湾区号”北联欧亚日韩,南拓东盟和南亚,并能通过“铁水联运”实现通江达海。而在短短两个月内,“湾区号”就从最初的每周开行1列迅速增长至每周2列。

  不仅是深圳。数据显示,2020年,大湾区开行中欧班列262列,而前一年广东全省仅开行181列;去年,广东共开行中欧班列426列,同比增加近6成,其中进口班列44列,比2020年大幅增长6.3倍。就在不久前,“江门号”中老国际货运班列、“江门号”中欧国际班列首发,进一步弥补珠西短板。

  王国文指出,过去由于海运发达,广东对中欧班列并没有足够重视,与动辄开行超过1000列的中西部城市并不在一个量级。但面对海运交付周期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海运价格上涨,班列的价格劣势愈加减弱,开始成为广东进出口的有力补充。

  但疫情终将过去。随着海运回归常态,中欧班列还能发挥怎样的作用,仍需广东进一步思考。

  延伸阅读

  31省份一季度GDP排名:粤苏鲁稳居前三 新疆增速最快

  中新经纬5月2日电 随着西藏于5月1日发布2022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31省份一季度GDP数据已全部出炉。总量方面,粤苏鲁稳居前三;增速方面,23省份高于“全国线”,新疆表现最佳,增速达到7.0%。

  从GDP总量上看,经济头部省份地位仍难以撼动。广东、江苏、山东3省份稳居前三,一季度GDP依次为28498.79亿元、27859亿元和19926.8亿元。浙江、河南、四川依旧紧随其后,名次稳定在全国第4-6名位置。

  
 

  数据图

  中新经纬一季度GDP超过万亿的省份有11个,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南、湖北、安徽、上海,比去年同期多3个,即湖北、安徽、上海。

  一季度,GDP总量第二名江苏的跟广东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由去年同期的1384亿元缩窄为今年的640亿元。数据显示,广东一季度GDP同比增长3.3%,比江苏4.6%的增速低了1.3个百分点。

  广东省统计局表示,总的来看,一季度广东积极应对局部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冲击,深入贯彻落实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经济运行总体稳定。但也要看到,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经济稳步恢复压力加大。下一步,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此外,与2021年全年相比,2022年一季度安徽GDP以337亿元的优势超越上海,排名全国第十。数据显示,安徽一季度GDP为10347.7亿元,同比增长5.2%。而上海一季度GDP为10010.25亿元,同比增长3.1%。

  上海在解读一季度经济形势时表示,1-2月,全市经济运行开局平稳,但由于3月份受到突发疫情的影响,一季度经济运行前稳后降、稳中趋缓。下一步要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落实各项普惠纾困政策,抓好产业链供应稳定,全力保障基本民生,确保城市运行安全,社会稳定有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2年一季度我国GDP为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对比该数据,23个省份一季度GDP增速高于“全国线个省份分别是新疆、江西、福建、湖北、贵州、山西、西藏、湖南、海南、内蒙古、黑龙江、四川、云南、甘肃、山东、安徽、河北、重庆、宁夏、浙江、陕西、青海、广西。此外,北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与全国增速持平。

  新疆以一季度GDP 7.0%的增速位居第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表示,一季度,新疆经济运行好于预期,主要指标增长实现开门红,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9%、7.3%和6.9%。此外,一季度,新疆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4.8%。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2.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4%。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6.2%,商品房销售额增长24.9%。

  除去新疆,GDP增速在6%及以上的省份还有8个,分别是江西、福建、湖北、贵州、山西、西藏、湖南、海南。

  排名另一头,吉林一季度GDP同比下降7.9%,是唯一负增长的省份。吉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吉林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5.40亿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41.37亿元,同比下降11.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59.46亿元,同比下降7.5%。

  天津一季度GDP同比增长0.1%。天津市统计局表示,一季度该市经济运行保持增长,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稳企纾困政策落实到位,各类企业生产恢复,全市经济将持续稳定恢复。

  如何看待我国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也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影响加大。面对复杂局面,各地区各部门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国民经济继续恢复,开局总体平稳。

  付凌晖强调,3月份以来世界局势复杂演变,国内疫情影响持续,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部分主要指标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持续恢复态势没有改变,发展潜力大、韧性足、空间广的特点也没有改变,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战胜困难挑战,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温馨提示:所有理财类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