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正文

成都青羊的“蓝天梦”:航空产业拼出新跑道,航空新城蓄势正腾飞

发布时间:2022-09-21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姚韬算是一个老黄田坝人了。土生土长的“成飞子弟”,不折不扣的“青羊土著”,年轻的时候,姚韬经常望向天空,盯着歼7战机在头顶轰鸣而过。许多年以后,当他再次抬头望向蓝天的时候,白云间飞过的,已经是歼10与歼20。而他本人,也不再是一个年轻小伙。时间虽然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但在航空零部件生产领域积累下的多年丰富经验,也让他成为了三航机电生产部的副部长。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生活着无数像姚韬一样拥有“蓝天梦”的人。他们每天奔忙于这里的各家航空企业和研究机构之中,将航空理想与人生拼搏牢牢绑定在一起。

  一年又一年,聚集在青羊区的航空企业与人才越来越多。这里不仅拥有着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世界级国家级龙头“链主”单位,还云集了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机头设计中心、成都流体动力创新中心等航空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大大小小的航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也在不断向这里汇聚。

  数据显示,青羊区上半年实施重点项目278个、完成投资124.9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56.6%。引进重大项目13个,完成全年目标的72.2%。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生产生活秩序逐步回归常态,青羊区也重新回归“拼”经济发展的工作中。在“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下,瞄准“力争2025年实现航空产业产值1000亿元以上”,青羊区正蓄势推动新一轮航空产业腾飞。

  一部更“新”的产业蓝图

  一架优秀飞机的诞生,始于精心的设计;一座航空新城的发展,始于科学的蓝图。

  中提出了航空产业发展“一核、一极、多点”的总体布局结构。而这其中的“一核”,所指的正是将航空新城作为成都航空产业发展“核心”。

  今年上半年,围绕航空产业发展,青羊区提出构建“一城七园”的产业总体布局。这既是对青羊区内航空产业资源的整合,也是结合未来需求,对于产业格局顶层设计的重构。

  具体而言,“一城”指的是航空新城,成为“航空科技自主创新城、军民融合协同共享城、幸福人居绿色公园城”是它的发展目标。而“七园”则分别是指航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园、智能传感器创新园、高端无人机创新园、飞行器设计创新园、工业软件产业园、信息光电子创新园、航空文旅创新园,依托不同的功能定位,分别承载不同的航空产业形态。

  新的蓝图描绘出一幅新的产业发展图景,那就是“与链主企业共同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将企业发展规划与功能区产业发展规划深度绑定”。将区域发展愿景与企业发展愿景紧密结合,区域联合“链主”企业共同招引目标企业则成为了可能。

  “我们与‘链主’企业进行了深度交流,通过精准制定‘三表一图’,梳理‘链主’企业的主供应商和重要配套供应商作为我区航空产业强链补链的目标企业,从而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青羊航空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从数据上来看,今年以来,青羊航空新城管委会已对接航空企业100余家,已引进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南京全信西南总部、中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公司等航空企业及机构16家,功能区航空上下游企业已达106家。

  不仅如此,为满足“链主”企业产能增长和新入驻航空企业发展需要,青羊区更是对产业楼宇进行了定制化设计。

  “厂房怎么建、有哪些特殊需求,管委会都会拿着图纸跟我们公司负责人进行确认。”据姚韬回忆,三航机电新厂房设计之初,考虑到要使用大型航吊吊装价值高昂的专用设备,管委会与公司进行了专门沟通,通过多种方法帮助解决了企业对于厂房建设的特殊需求。

  如今,青羊正在加快推动航空整机基地二期、航空装备实验基地、四川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实现航空产业承载能力大幅跃升。航空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韧性的支撑作用也愈发明显。

  一股更“强”的航空力量

  蓝图科学勾勒出航空产业的发展载体,资源的优化配置释放了更多产业发展空间。

  在航空产业旺盛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更多“链主”和“链属”企业来到青羊区,开启属于自己的新一轮“蓝天梦”。

  今年3月,航空装备实验基地项目在青羊区奠基。这是成都产业集团携手青羊区与成飞公司构建航空产业链、做强航空产业生态圈“主引擎”的又一重大项目。

  不仅如此,青羊航空新城管委会还与中航无人机系统公司联动,共建高端无人机科创中心,通过引领上下游协同企业协同入驻、引育行业尖端人才,建设无人机领域集先进技术研发、客户体验、用户培训、学术交流、航空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化国际无人机科创中心。

  通过发挥头部企业技术溢出效应和航空装备核心牵引作用,青羊区坚定把航空产业作为支撑性主导产业来发展,逐渐形成“研发设计—核心制造—配套链条”一体化产业发展体系。

  “我们的产品价值高、工艺复杂,长距离运输不仅会增加成本,也会增加额外的运输风险。万一在运输过程中碰坏了,可能就会带来几百万损失。”据立航科技售后服务部部长凌霄介绍,作为“链主”企业成飞的供应商,将企业生产基地放在距离“链主”企业更近的位置,不仅能够更大程度上减少成本与风险,还能以更高的效率展开对产品的跟踪售后服务。

  对于航空产业这样的高精尖产业,“链主”企业对于技术与工艺往往有更高标准的要求。在立航科技证券部部长母鹏路看来,将企业布局在龙头企业周边,更有利于双方展开技术层面上的交流与沟通。“在产品设计之初,通过双方更高频率、更便利的交流,我们就可以从前期的产品设计研发上去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求。”他说。

  以“链主”带动“链属”,以“链属”协同“链主”。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模式下,青羊航空产业力量拧成了“一股劲”。

  今年以来,这样的“一股劲”同样体现在青羊区打造的航空产业“总部+研发设计+虚拟工厂”的发展模式上。在稳链强链补链过程中,青羊区重点提升了航空产业研发设计、智能制造、集成交付、检验检测、服务保障等关键产业链环节的功能能级。上下游产品联通、前后端技术互通、信息资源打通的产业生态圈也因此而逐渐形成。

  在这一产业链耦合过程中,也为航空领域各类高精尖人才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价值选择。据成都成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崇介绍,看似十分简单的一颗螺丝钉、一颗螺丝帽,其在细微结构上的变化也会对设计、制造工艺和原材料有很高的要求。也正因如此,航空工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多方位的。“院士专家进行理论上的研究,高技术人才负责产品研发设计,而熟练且具有丰富经验的制造型人才则负责去实践制造。”

  6个院士工作站、36个企业技术中心、5个工程技术中心、4个联合实验室、4000余位高技能人才,以及9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省“天府万人计划”、省“峨眉计划”、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云集于此,覆盖了理论研究、设计研发、产品制造的各个产业环节,随着产业聚集度的进一步提升,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正在汇聚于此的路上。

  一个更“高”的蓝天梦想

  一条“链主”与“链属”高效协同的产业链,一个上下游密切联动的产业生态圈,承载着的是一批人更高远的“蓝天梦想”。

  今年6月,正式印发,在聚焦航空主业大力构建航空产业生态圈、大力实施产业链拓补引育、夯实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创新链、支持新业态提升价值链、完善要素保障优化产业生态等方面给予29项支持政策,其中多项财补高达千万元级别,有单项奖补或资金支持高达5000万元甚至1亿元。

  在郑崇看来,青羊区的产业扶持政策具有较强的“靶向性”和“针对性”:“这些政策如果能够落地好,将可以带动和吸引更多航空产业企业来到青羊区发展。”

  下一步,青羊区决心在打通航空产业链关键节点上继续“拼”起来,聚焦航空产业龙头,加紧对接链上重点目标企业,加快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飞行器创新协同中心、高端无人机科创中心、工业软件创新中心的建设,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引擎。

  2021年,航空新城的航空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600亿元,占成都市航空产业规模的一半以上,已基本形成了从飞机设计,集成总装到机载设备及大部件制造的较为完整的航空产业体系。

  未来,这里将在一年内初步呈现航空新城发展新蓝图、三年内基本建成全国航空科技创新“摇篮”、五年内全面建成国内知名航空科技城,成为青羊区航空产业发展拼搏的“主战场”。

  为实现这一目标,成都市围绕“三个做优做强”推进“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将天府动力源青羊片区作为全市24个重点项目集群进行打造,以产城融合、建圈强链不断推动城市片区功能重塑和强化城市功能支撑。

  从整个区域布局上来看,在以日月大道、光华大道为主干所形成的“三横三纵”道路骨架支撑下,清水河、江安河两河环绕,24公里城市绿道相互串联,万亩环城生态绿带纵贯全境。在“区域级-城市级-社区级-邻里级”四级公园体系的交错布局间,坐落着树德中学、石室联合中学、泡桐树小学等名校所组成的“青羊牌”K15教育顶级生态链。

  未来,航空新城为满足人才对于生活上的多元需求,还将在提升城市品质、做实基础功能上下功夫。例如,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打造8个未来公园社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住房、提升各类教育发展水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均衡布局。

  奋力打造航空产业创新策源高地,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空产业集聚区,是航空新城未来的目标与梦想。而这一梦想逐渐实现的过程中,也一定会帮助越来越多怀揣着“蓝天梦”的航空产业企业和航空工业人圆梦于此。人、产、城携手,蓄势而起、振翅腾飞。 文/李明强

温馨提示:所有理财类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