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04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2023年1月4星期三,以下是由整理的昨夜今晨国内财经要闻汇总。
国内股市
1、1月3日,沪指涨0.88%,报3116.51点,深证成指涨0.92%,报11117.13点,创业板指涨0.41%,报2356.42点。风电设备、软件开发、互联网服务板块大涨,旅游酒店、酿酒、航空机场板块逆势走弱。
2、2023年港股首个交易迎来开门红,三大指数皆呈低开高走行情,行业板块普涨。恒指最终收涨1.84%,重回2万点上方,国指涨1.92%,恒生科技指数涨2.53%。
3、2023年首个交易日,两市成交额有所放大,全日成交近8000亿元,上涨股票数量接近4300只。春节前后消费恢复情况或成为市场风格拐点的第一观察点,消费恢复强度和结构决定了经济的弹性。但整体而言,政策预期交易逐步过渡至基本面交易阶段,单纯估值修复主线逐步过渡至估值和业绩双支撑的主线。重点布局产业政策和产业趋势共振的行业。
4、截至1月3日,共有8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其中61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喜”(包含扭亏、略增、续盈和预增),占比达69.32%。其中,共有16家上市公司2022年净利润预计增速达100%及以上。从净利润来看,截至目前预计净利润最高者为贵州茅台,据公司公告,2022年贵州茅台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26亿元,同比增长19.33%。同时,根据已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生物医药和电池行业业绩表现亮眼。
宏观热点
1、截至目前,我国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风险总体可控。下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预期,分类推进融资公司市场化转型,推动形成政府和企业界限清晰、责任明确、风险可控的良性机制,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2、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到,到2025年,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更加完善,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状况持续改善,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
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筑牢织密基层保健康防线,强化重点人群包保联系,主动做好重点人群动态服务,扩大吸氧和血氧监测服务,充分发挥中药治疗作用,大力扩充院前急救转运能力,及时转诊重症风险人员,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加强医联体牵头医院对基层的支撑,加强城乡社区健康宣教,实时掌握工作动态,加强责任落实和督导考核。
行业观察
1、要着力扩大铁路有效投资,优化铁路基础设施布局,抓紧推进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点项目,创新投融资机制,充分用好助企纾困政策。要着力推动铁路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和运输组织模式创新,大力提升出行服务品质,持续深化铁路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2、截至1月3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6.01元/公斤,比节前上升0.2%。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15元/公斤,比节前上升2.2%;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平均价格为7.17元/公斤,比节前下降0.8%。
3、晶圆制造或半导体生产中使用的氖气价格在2022年暴涨了20倍,但目前价格已从3000万韩元/47升的峰值下降到500万韩元/47升。由于韩国芯片制造商增加使用中国和当地供应商的气体,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降。业内人士表示,芯片制造商预计价格会回到去年俄乌冲突爆发前的水平。
4、受车用芯片短缺、疫情和经济滞胀等多重因素影响,韩国整车企业2022年本土销量创下9年来最低水平,但随着海外需求复苏,总体销量有所增加。五大车企去年本土销量同比减少3.1%,为1388476辆,创下2013年以来最低水平。海外和总体销量同比分增5.7%和4%。
5、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显示,元旦2天上海市共发生线%;线%。主要商业综合体客流量,环比增长82.0%。其中,家用电器、针纺织品和建筑材料同比增势较好,分别增长1.7倍、46.1%和45.1%。
楼市观察
1、河南住建部将继续因城施策,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把握好“增、扩、优、化、强、促”六字方针,出台“1+N”政策举措,着力改善市场预期,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
2、2022年全年,百城成交金额下跌40%,百强房企业绩同比降幅也保持在41.6%的较高水平。整个行业规模回到2015年。中指院监测显示,2022年销售额超千亿房企为20家,较上年同期减少21家;超百亿房企130家,较上年同期减少28家。房企销售额TOP10门槛同比降低41.9%至1673.1亿元,TOP30门槛507.2亿元,同比降幅高达55.8%,TOP100和TOP200门槛也分别降低至116.1亿元和23.9亿元。
债市一览
2022年12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124.40亿元,其中隔夜期5.00亿元,7天期113.40亿元,1个月期6.00亿元。期末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为123.00亿元。隔夜、7天、1个月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分别为2.85%、3.0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