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聚焦 > 正文

IPO新规出台!事关上市中介机构收费

发布时间:2025-01-17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此次

  自2024年8月16日,司法部会同财政部、证监会起草的

  自新“国九条”发布以来,多项新的规定和举措,反映了相关机构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关系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此次国务院从大家都关注的IPO领域出发,进一步加强了相关政策建设。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规范市场秩序,培育独立、客观、公正、规范的中介机构。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在推动公司上市和融资的过程中,发挥了“看门人”的重要作用。

  负责人表示,此次

  一是明确中介机构执业规范。规定中介机构应当遵循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独立客观的原则,不得有配合公司实施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违规信息披露等违规行为,制作、出具的文件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二是明确中介机构的收费原则。规定中介机构应当遵循市场化原则,根据工作量、所需资源投入等因素合理确定收费标准;证券公司保荐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不得以股票公开发行上市结果作为收费条件,律师事务所应当根据国务院司法行政等部门关于律师服务收费的相关规定收费。

  

  与此同时,

  司法部、财政部、证监会负责人在就

  然而,这一做法逐步显现出一些弊端。一方面,可能引起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增加财政负担;另一方面,可能诱导中介机构追求短期利益,偏离“看门人”的角色定位。

  这意味着,中介机构收费不得与上市结果挂钩,减少与企业间的利益牵扯,能够更好地规范中介机构,发挥其“看门人”的作用。同时也对地方政府进行了规范,打造更加公平透明的资本市场上市环境。

  

  此次

  IPO市场“变中求进”

  2024年一年,IPO市场也经历了长足的变化。伴随着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与政策的不断升级,今年的IPO整体放缓。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沪深北三市IPO合计发行100家,募资规模673.53亿元,较2023年同比有所下滑。全年新增IPO上市102家,其中深交所47家,上交所32家,北交所23家,是2019年开始实施注册制以来的最低水平。

  IPO数量锐减,其实也是政策调整下的“去伪存线年多措并举推动IPO高质量发展,包括提高主板及创业板上市标准、强化科创板“硬科技”要求、全方位强化退市要求、进一步规范网下报价行为、增设科创板新股申购持股市值要求、提高科创板网下询价高剔执行比例等。

  不能忽略的是,IPO政策的收紧,不仅是对企业的考验,更是对中介机构的挑战。中介机构的执业质量成为影响IPO进程的重要因素,不合规的低质量申报材料无法应对新规的考验,这推动中介机构也同步提高自身的申报水平。

  正如

  一系列举措对IPO市场进行了“整理”,也解决了困扰IPO市场排队堵塞的问题。同时推动了打新收益率的大幅上涨,进一步证明了“真金不怕火炼”的道理。数据显示,2024年上市的100只新股首日平均涨幅超过200%,达到约253%,相较之下,2022年和2023年该数据分别约为30%和66%。

  从行业方面看,电子设备行业在IPO数量和募资额上均居首位,机械行业以16家IPO数量和95.71亿元募资额位居次席。此外,化工、电气设备、半导体等行业也表现突出,这些行业大多为高端制造业,也均为国家鼓励发展的领域,体现了政策导向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随着IPO的收紧,相对应地,并购市场迎来了新的机遇。市场资源开始重新配置,企业在融资渠道受限的情况下,开始趋向于通过并购实现资源整合、技术互补和规模扩张。Wind数据显示,到2024年12月31日为止,年内共有213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并购重组。

  2024年对IPO市场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新的政策与市场环境,考验着行业内的每个人,“优胜劣汰”是市场选择的导向,同时也是迈入高质量资本市场的必经之路。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下,2025年值得展望。

温馨提示:所有理财类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