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4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在中国汽车产业从追赶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中,谁来扮演压舱石和先锋队的角色?市场的答案纷繁复杂,但“国家队”的行动,往往最具分量和指向性。
8月22日晚间,东风集团股份,岚图选择的“介绍上市”,是一条更高效的路径。它不发行新股,也不募集一分钱,唯一的目的,就是将岚图的股权从东风集团的资产负债表里,以股权分派的方式交到所有股东手中,然后直接挂牌交易。
这步棋的精妙之处在于,它绕开了所有可能导致价值被低估的定价环节。
在为岚图打开发展空间的同时,东风集团则为自己的港股平台,设计了一场体面的升级。它向所有中小股东开出了一份极具吸引力的方案:不仅有远超市场价的现金补偿,还能按比例分到前途无量的岚图股票。
“现金落袋为安,潜力股继续持有”,这份看得见、摸得着的诚意,确保了这场庞大计划的平稳推进。它不是一次零和博弈,而是一次利益共享的重组,为这场资本运作加上了最后一道保险。
这种兼顾短期回报与长期价值的设计,体现了对中小股东权益的高度尊重,也为近年来港股央国企的资本运作,提供了一个更具建设性的新范本。
驱动这场重大资本运作的,是东风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
旧的生产关系,已经制约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当“笼子”的估值甚至低于“鸟”的价值时,“腾笼换鸟”便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更何况,赛道上的竞争已不允许丝毫迟疑。在另一条战线上,长安汽车旗下的阿维塔也已启动上市计划,关于“央企高端新能源第一股”的头衔之争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岚图CFO沈军曾透露,月销过1万后,岚图就有了IPO的条件。如今目标已然兑现,战略窗口稍纵即逝。
因此,岚图的上市,本质上是东风为自己的未来,进行的一场深刻的价值重塑。岚图这面“高端引领”的旗帜一旦在资本市场高高挂起,整个东风自主板块的价值逻辑,才有可能被彻底改写。
岚图的单飞,其意义早已溢出了东风的一亩三分地。它像一颗投入水中的石子,在中国汽车工业乃至整个国企改革的深潭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在资本市场的故事脚本之外,岚图自身的基本面,是支撑这场大戏的核心。被寄予厚望的“新鸟”,羽翼已然渐丰。
产品层面,岚图精准地执行了其“三年三品类”的战略,在极短时间内构建起一个覆盖高端市场主流品类的完整产品矩阵:从主打驾控的SUV岚图FREE,到切入高端MPV蓝海并迅速成为爆款的岚图梦想家,再到对标行政级市场的轿车岚图追光。
更为关键的是,其与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纯电SUV岚图知音也即将上市,标志着岚图开始借助外部科技巨头的力量,向更广阔的主流高端市场渗透。
技术层面,岚图坚持“自研为根、合作为翼”。其正向自研的ESSA原生智能电动架构和“天元”中央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是其能够快速推出多品类车型的底层基础。
而在三电领域,全球首发的智能超混800V技术“岚海智混”,更是让其在中大型混动车上实现了超过360公里纯电续航和1400公里综合续航的突破,技术实力可见一斑。
这种“国企的可靠性”与“新势力的灵活性”相结合的独特定位,构成了其区别于纯粹的新势力和传统豪华品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对于东风和所有“国家队”同袍们而言,真正的转型,是一场需要同时翻越三座大山的极限挑战:向新能源的彻底转型,在智能化赛道的持续领跑,以及在全球市场版图的开拓。每一项,都需要用真金白银来铺路。
在竞争激烈的赛道上,传统的内部资源调配机制,已难以匹配新赛道的竞争节奏。
如何为这场昂贵的远征,找到一台强劲、持久的资本引擎?东风的答案,就是将岚图这块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直接推向资本市场的前沿阵地,使其能够直接对接资本市场,获得持续的资源支持。
这背后的逻辑,是一次深刻的放权与赋能。
独立的融资平台,意味着岚图可以在三电、智驾、座舱等核心战场上,拥有更自主的资源调配能力,不再受制于母公司的财务掣肘,从而在技术军备竞赛中,抢占先机。无论是800V高压平台的普及,还是高阶智能驾驶的研发,都需要持续不断的巨额投入,一个独立的上市平台是这一切的根本保障。
一个清晰独立的上市公司身份,是岚图在全球舞台上合纵连横的“硬通货”。作为最快实现从本土走向全球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之一,岚图已进入挪威、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独立的上市地位,将极大便利其开展国际融资、建立海外合作、提升全球品牌形象,为其“Lets VOYAH”出海计划安上加速器。
将视线拉得更远,东风的这场改革,其真正的雄心,在于为整个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趟出一条可供的路径。
它生动地演绎了,如何运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对新旧动能进行一次精准的结构性分离,从而为代表未来的新业务,扫清一切障碍,注入无穷活力。
这正是“岚图模式”所彰显的“转型智慧”。它最终将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东风乃至更多央企,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汽车强国与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在这场关乎中国产业未来的史诗级远征中,岚图的上市,或许只是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