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18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德意志银行全球宏观与主题研究主管Jim Reid在最新研报中直言不讳地指出,过去150年来,石油仅提供了每年0.5%的实际回报率,远远落后于美国股票6.58%和美国10年期国债1.84%的表现。
德银分析指出,大宗商品投资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缺乏现金流收益,此外,技术进步成为价格上涨的天然抑制因素。尽管长期投资价值有限,但石油价格在短期内却能出现剧烈波动。
这一特征背后揭示了一个市场真相:当谈到石油,明智投资者应该租而非买。
德银的150年历史数据分析显示了石油投资的根本性劣势:
从长期来看,它始终难以成为优质投资标的。在实际回报率方面,石油表现远逊于金融资产。即便与其他大宗商品相比,石油的0.5%年化实际回报率也仅略高于黄金的0.77%,而铜和小麦则分别为-0.56%和-1.10%。
导致这一现象的核心原因在于大宗商品的基本特性。与股票的股息和债券的票息不同,石油不产生现金流。此外,随着时间推移,开采技术的进步和生产中的替代效应,使得石油价格难以长期偏离其历史趋势。
短期极端波动与历史转折点
尽管长期投资价值有限,石油价格在短期内却能出现剧烈波动。Reid指出,从2008年到2020年,油价在极大的区间内双向波动,这种波动幅度远超1940年代末至1973年的相对稳定期。
回顾历史关键节点,1973年石油危机彻底改变了定价机制,当时的OAPEC对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运。油价在短时间内几乎翻了两番,将包括美国和英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推入衰退,这标志着由美国政府政策和被称为七姐妹的七大石油公司主导的固定定价时代的终结。
总的来看,德意志银行的研究暗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参与石油市场的最佳策略是把握短期波动机会,而非长期持有。虽然石油价格在数月或数年内可能对市场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它的价格不太可能大幅偏离通胀水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油价接近长期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大幅上涨的空间可能有限。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强化了租赁而非购买石油的逻辑——即通过短期交易策略参与市场,而非将其视为长期投资组合的核心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