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31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
其中,宣威中村便是冷天辉的发迹地。
今年,易见股份收到证监会下发的中披露,2016年至2020年间,公司通过私刻其他企业的公章、虚构基础购销业务合同和单据,伪造代付款及保理业务合同等方式开展虚假供应链代付款业务、虚假商业保理业务等,最终虚增收入和利润。
此外,2015年度至2020年度,易见股份为完成业绩承诺,大量开展无商业实质的供应链贸易业务。2015年至2020年间虚增收入累计超过500亿元。
“区块链”第一股背后隐藏着超过500亿元的造假骗局。而被戳穿造假之前,冷天辉控制的企业还通过客户占用上市公司超40亿元的资金。
如今易见股份退市,冷天辉兄弟的造假大戏被戳穿。可以看到,投资者、公司、冷氏兄弟,最终无一从中获得好结果,害苦了公司股东和员工。
这样的结局是惨痛的,冷氏兄弟理应负责。
但退市并不应该是易见股份故事的终结,还有些问题需要一个答案。
比如,一部分造假由冷天辉兄弟操纵,但另有部分造假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并非他们。这些人难道不需要事后追责吗?
经证监会查实,易见股份与云南跃坦矿业有限公司、上海远畅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上海东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上海今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云南远畅投资有限公司、云南鸿实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的保理业务均为虚假业务。
而根据
黄博如今过得怎么样,是否在易见股份造价事件中承担责任,是否付出了代价?
2022年,这一问题尚无明确答案。就像10年前易见股份的投资人,无法预料到今天上市公司的黯然退场。
2022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概念的热火朝天,汽车产业链也再次成为市场焦点。假如易见股份在那些年里一路踏踏实实做实业,或许也能赶上了这波新能源车风口,业绩东山再起?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冷氏兄弟精心布下骗局,最终落得一个“无人是赢家”的结局。
从造假那一刻开始,易见股份的败局已定。
冷天辉兄弟在云南掌握有大量的煤炭等矿产资源。即便把心思牢牢放在挖煤上,到现在不说大富大贵,也能奔个“小康”。
即便不要挖煤,以两兄弟在当地对资源的了解程度,专门研究新能源的材料方向,或许还能找到真正转型之路。即便不全力投入到新能源转型,参股投资也能获得不菲收益。
同样是云南的民营企业,为什么恩捷股份就能通过做隔膜,市值超过2000亿元?要知道,当时它的知名度没有“区块链第一股”高,市值更是几乎接近。
从易见股份的经历来看,冷天辉兄弟走到今天,一大重要原因就是“不务正业”。他们没有把心思放在上市公司的经营上,而是通过一系列手段炒概念、炒股价,最终通过股价上涨完成减持套现。
他们并没有预判到逐渐成熟的资本市场,将越来越看重经营和基本面。路径依赖,让他们沉醉于过往的题材炒作,这必然要被淘汰。无论是“区块链第一股”,还是任何新兴概念第一股,现在都要靠经营和收入说话。
另一大原因,是过于投机取巧终误了自家前程。
“拆东墙补西墙”地占用资金,冷天辉兄弟意图通过自己的所谓关系蒙混过关。越发成熟的市场经济和强调监管的资本市场,“靠关系”已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古董事物。这种故步自封,又带有小小优越感的固化逻辑,让冷天辉兄弟在掏空上市公司资产一事上是有恃无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