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推荐 > 正文

今夏高温焦点四川已出伏,明年会更热吗?气象学家:全球高温天会

发布时间:2022-08-26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在连续发布了14次高温红色预警后,成都市气象台将高温红色预警更新为橙色预警。

  地处川西高原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也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避暑胜地”也难逃高温侵扰。

  接连推出数篇“让我们在滚滚热浪中冷静聆听气象学家的警告”。经由多位气象专家、气候科学家的分析,从多角度解析了这场影响北半球的持续性高温事件。

  高温中露出底座的乐山大佛 四川省气象局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孙昭萱再次提到了它。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联合了四川省气象局,调用两架大型无人机分别在四川北部、东南部区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预计此次作业面积将达6000平方公里。

  重庆北碚连续两天出现史无前例的45.0℃高温,这也是新疆吐鲁番“火洲”以外地方出现的罕见高温。这与特殊的地形影响相关联。重庆的城镇多分布在四川盆地东部海拔较低的平坝河谷地形中,不利于地表热量扩散,造成持续的热量累积。

  NBD:8月25日四川的气温已有下降,接下来应该注意什么?

  许小峰:高温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高温少雨伴随着干旱,河流干裂。高温的结束是一个慢过程,不像暴雨下了就过去,但高温伴随而来的旱情是一个更慢的过程。干涸的水域不是下了雨就能马上被灌满的。也就是高温结束时,旱情还未结束。

  伴随着秋季的到来,冷空气开始活跃。南部的台风顺着华南登陆,带来降雨,在缓解干旱的同时,也要注意它可能造成的灾害。干旱后如果出现极端降雨,就比较容易造成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周兵:预计未来10天,北方多降雨天气,南方大范围高温天气24日起将逐渐解除,但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总体降水不明显。今年秋季,长江中下游降水总体仍将偏少,干旱将持续或发展。建议继续防范持续高温对电力供应、城市运行等的不利影响,加强水资源科学调度,防范夏秋连旱、强降水和台风对农业、水资源等的不利影响。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

  地球确实正升温 但不意味极端天气在一处“粘贴”

  NBD:对于高温给四川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有哪些建议?

  周兵:在高温超长待机时,如何做好电力供应和调度值得关注。7月以来,四川、江苏、湖北电力负荷气象条件指数明显高于历史同期水平的总日数已近60天。同时高温造成光伏板转换效率降低、光伏组件性能衰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光伏发电实际效率,加上大范围静风天气造成风力发电处于低发状态,风光水能互补效果差,造成新能源发电对电力负荷的调度补充作用有限。

  许小峰:我记得很多年前西欧等国出现异常高温,统计出的死亡人数……不仅是直接死亡,还包括因为高温而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等其他疾病的情况。所以对于极端天气引发的健康问题、伤亡问题,我们应不断建立和研究更科学的评估标准。

  NBD:明年四川还会像今年这么热吗?

  周兵:今年的高温属于极端天气。历史极端高温事件分析表明,此次事件在持续时间、40℃以上高温区覆盖范围、单站最高气温强度和国家气象站破或平历史极值站数均创新的纪录。根据区域高温过程监测指标,综合考虑高温事件的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此次事件综合强度已超越2003年、2013年和2017年,为1961年以来最强。

  许小峰:我觉得不至于。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地球的总体温度上升,高温天气会更频发,这是一种渐进式的上升,并不意味着极端高温天气每年都在一个地方一模一样地“粘贴”。气候变暖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引发的不同极端天气的震荡性、波动性在增加,这是需要我们多关注的。

  另外,还应进一步加强研究每年、每阶段气候变化对某个区域的具体体现。气候变暖是全球尺度的问题,对区域的预警,尺度就更小一些,通过加强和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与改进。

温馨提示:所有理财类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