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6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随着中国机器人应用市场迅速扩大,企业纷纷加码机器人赛道,除了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长安汽车、宁德时代近日也宣布加大机器人研发。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日前发布的
机器人密度是跟踪世界各地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晴雨表。中国“机器人密度”排名持续快速提升,一方面说明我国劳动力结构正在快速发生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劳动力成本上升,机器人成为替代传统劳动力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制造业正在加速步入现代化,机器人密度的提升是这一转型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正在经历一场由传统制造向自动化、智能化制造的转型,“无人车间”“黑灯工厂”越来越多。
此外,机器人密度的提升也表明了我国制造业规模逐渐强大以及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增强。高机器人密度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提高,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响应速度,从而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一是自动化水平不均。虽然我国部分行业和地区已经实现了较高程度的自动化,但整体上,我国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
二是中国制造业产业规模庞大。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对机器人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三是政策推动。我国政府正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和工业升级,鼓励企业加大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2017年,国务院印发
值得注意的是,
美国机器人密度排名的下滑可能和其制造业规模的下滑有关系。世界银行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持续下滑,已从1990年的22%降至2021年的17%。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持续下降,20世纪50年代初期这个比例约为28%,到2022年已降至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