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3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日前,江苏“小巨人”企业冈田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向深交所递交
创始人夫妇的持股比例接近92%,公司只有一个外部股东。同时公司与这唯一的外部股东签订有“对赌”协议:若不能于2028年底之前在A股主板上市,将触发外部股东的回购选择权。
另一方面,公司核心产品——刀库2024年的产销率不足85%,较2023年的116%大幅下滑。这种情况下仍将募资的2/3用于扩大产能,是产品的市场前景可期?还是为了避免触发上市“对赌”条款?
上市前先分红1.2亿元
冈田智能的英文全称为Okada Intelligence Co.,Ltd,看起来公司像是一家日本企业。但实际上,冈田智能是一家地道的中国企业。据
创业之前,陈亮曾于2008年至 2010 年在上海盛钰机械有限公司担任销售经理。据百度百科,上海盛钰为台资企业盛钰精机在大陆投资设立的企业。上海盛钰专注于精密模具、刀库、线轨、主轴、增压缸等机床配件的生产制造,同时也代理台湾其他机床配件品牌在大陆进行销售。
正是在上海盛钰工作期间,让陈亮意识到国外刀库价格高昂,而国内市场需求激增,陈亮决定创立冈田智能,进行自主研发刀库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冈田智能团队攻克了链式刀库的核心技术,成功实现国产替代,打破了国外垄断。
刀库也是冈田智能的主要收入
而冈田智能的家族企业特征也非常明显。
目前,陈亮、蔡丽娟通过直接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冈田智能91.74%的股份,为公司的实控人。另据
值得注意的是,冈田智能此次分红金额与其2022年净利润相当。同时,冈田智能本次IPO计划募资1.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募资“补流”的金额也也与分红金额相当。这让市场质疑其募资“补流”的合理性。
冈田智能称,经过多年的经营积累,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刀库厂商,在行业内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
若按营收规模计,冈田智能仅次于昊志机电,均属于行业头部企业。不过作为数控机床的上游产业,虽然冈田智能已做到了行业前几名,但也要受到行业波动的影响。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2018年以来,中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已超过4000亿元,但在此期间,行业出现了一定波动。冈田智能的主营业务市场需求与经济周期、制造业投资景气度密切相关。
受行业景气度的影响,冈田智能3类主要产品的售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
报告期内,刀库产品单价分别为1.59万元、1.58万元、1.46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06%、下降7.25%;主轴产品单价分别为0.91万元、0.92万元、0.81万元,同比分别上升0.68%、下降11.27%;转台产品单价分别为1.14万元、1.17万元、0.99万元,同比分别上升2.6%、下降15.72%。
上市存或为规避“对赌”协议?
前面提到,陈亮、蔡丽娟合计持有冈田智能91.74%的股份,而公司唯一的外部股东为工业母机产业基金,持股比例为8.26%。
2023年6月,冈田智能引入工业母机产业基金,双方签订了股东协议。根据协议,冈田智能若未能于2026年12月31日前在中国境内合格证券交易所完成合格上市,将触发工业母机产业基金的回购选择权。
2024年12月,冈田智能又与工业母机产业基金签订了补充协议,将上市日期推后到2028年12月31日。
募资用途显示,冈田智能本次IPO拟募资9.85亿元,其中,6.61亿元用于扩大刀库、主轴、转台等3大主要产品的产能,也就是将有总募资的2/3用于扩大产能。但实际上,冈田智能的扩产计划或与实际需求存在脱节。
此外,冈田智能还拟募资1.48亿元用于企业研发及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报告期内,冈田智能的研发投入分别为3801万元、3640万元、4464万元,各期研发费用率不足5%,低于可比公司8%左右的行业均值。同时公司的专利只有158项,不到行业头部企业昊志机电的40%。
在
7月13日,冈田智能的上市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最终冈田智能能否通过监管问询,并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投资者可持续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