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29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上证综指年内下跌了15.18%、深证成指下跌25.89%、创业板指更是下跌了近30%。
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公募基金为1300只,数量上虽然与2020年持平,但发行规模却出现了腰斩,相比2020和2021年分别下滑了53.92%、51.87%。而从平均发行份额上来看,今年的平均发行份额仅有10.91亿份,创下近5年来的新低,整体处于历史底部水平。
再来看看不同类型的基金发行情况,发行规模下滑最厉害的是主动权益类基金,固收类的产品和往年发行规模差别不大。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
整体而言,不论新发基金数量还是规模,下滑幅度最大的都是混合型基金。相比2021年的数据,今年新发的混合型基金数量出现腰斩、规模更是下降了超过85%,幅度之大令人咋舌。而股票型基金虽然新发数量与规模下滑幅度较小,但也分别达到了56.3%、62.53%。
相比之下,今年发行的债券型基金,无论数量和规模在近5年都可以排进前列,甚至今年新发基金中占比最高的就是债券型基金、达到68.68%,这与2019年的情况十分相似。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在研报中指出,当权益市场受内外扰动因素的影响较大,出于风险规避的需要,债券基金受到强烈关注。再加上今年以来由于利率不断下调,债券基金的资本利得收入较为可观,投资者对债券基金的需求快速增长,基金公司对债券型基金的发行热情也十分高涨,因此才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这些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排在前十,托管行首募规模榜首仍为招行
事实上,如果从基金发行明细的情况来看,2022年新发基金中首募规模超过百亿的一共有9只。除了1只是公募REITs产品之外,其他8只都是债券型基金,规模最大的招商添安1年定开是一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首募规模150亿元。
不得不说,与往年动辄出现上百亿元的主动权益类产品相比,今年的新基发行市场着实有些清淡。虽然有的基金是因为设置了募集规模上限,但今年“爆款基金”出现的频率确实非常低。
排在第一位的是赵诣加盟泉果基金后的首只基金——泉果旭源三年持有,该基金募集时间仅2天就达到了100亿元规模上限,行业与投资者的热情可见一斑。紧随其后的是成立于今年7月的易方达品质动能三年持有混合基金,发行总规模99.11亿元、有效认购户数15.7万户,由陈皓担任基金经理。此外还有多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发行总规模也超过50亿元,在今年的市场行情下显得尤为难得。
从托管行的情况来看,今年新托管基金首次募集规模排在榜首的仍然是招商银行,达到2038.56亿元。另外,包括邮政储蓄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在2022年的新托管基金首次募集规模也都突破了千亿元大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由于发行难度加大,也有不少基金出现了发行失败的情况。根据
冲刺2023年“开门红”,多只明星基金经理管理产品蓄势待发
2022年已经接近尾声。虽然今年的基金新发市场相对惨淡,但已经有不少公司开始冲刺2023年的“开门红”了,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管理的产品。
根据
在这份新发基金名单中,我们看到了不少熟悉的名字。
例如,2023年1月9日即将发行的中庚港股通价值18个月封闭基金,就拟由中庚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丘栋荣挂帅;1月4日正式开卖的富国周期精选三年持有A,则由富国基金的百亿名将孙彬担任基金经理;此外,还有招商安颐稳健1年封闭运作债券拟任基金经理郭敏、广发安颐一年持有期混合拟任基金经理曾刚、交银稳进回报六个月持有期混合拟任基金经理王艺伟等,多位管理规模超过200亿元的资深老将也都将在新年伊始发售新产品,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