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4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在金融科技的应用上,银行业、证券资管业、保险业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有改进空间。”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黄艾舟在接受时说。
银行业在金融科技应用方面持续领先
黄艾舟表示,近年来,金融行业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前沿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动力。部分科技实力较强的金融机构使用大模型等技术赋能客服、营销、风控等应用场景,提升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发展。
本次服贸会成果展上,毕马威中国发布了
黄艾舟认为,未来金融科技在提升业务管理、改进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和竞争力等方面仍有巨大潜力。特别是针对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银行保险业需加强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和科技外包等风险管理,确保数字化转型的稳健推进。
黄艾舟强调,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始终是金融科技领域不可忽视的问题。毕马威中国调研显示,2024年有80%的受访企业将“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风险的担忧”列为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首要挑战,较去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其中,61%的受访企业将其作为第一选项。
他认为,要克服这一挑战,需要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共同努力。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的监管,发布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开展全面自查,将数字生态合作纳入外包风险管理范围。同时,金融机构也应积极引入隐私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数据管理工具和技术,提升数据治理能力,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东南亚成金融科技企业出海首选目的地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五篇大”将“科技金融”放在首位。
黄艾舟表示:“要更有效地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需要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全面提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科技金融服务能力。”
他进一步指出,技术创新是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动力。金融业作为技术密集型、数据密集型行业,是先进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
在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黄艾舟认为金融机构应该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数字化手段提供更加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优化数据架构,加强数据资产积累,推动数据资产化进程;密切关注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提升新技术应用能力。在数字化转型中要注意加强创新业务的合规性管理,防范模型和算法风险,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金融科技企业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金融科技企业加速出海步伐。
毕马威中国今年8月发布的
黄艾舟表示:“根据毕马威中国调研,2024年有60%的受访企业已经或计划‘走出去’,较上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其中,40%的受访企业通过在境外设立机构、与境外机构合作或投资境外机构等方式开展境外业务,21%的受访企业计划开展境外业务。从区域选择来看,东南亚、中国港澳台地区、北美为金融科技企业‘走出去’热门目的地,其中,东南亚地区成为金融科技企业出海的首选目的地,占比近八成。近年来,东南亚金融科技发展迅速,成为金融科技企业投资的新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