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要闻 > 正文

直通达沃斯|医渡科技宫如璟:“一家医院内有几百个AI智能体为医生‘打工’”

发布时间:2025-06-25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在Deepseek出现前,我们自研的大模型每周更新一次,每次都是上百万美元的算力成本,Deepseek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我们的研发成本。”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新领军者年会期间,医渡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宫如璟在接受时表示。

  宫如璟观察到,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对医疗系统提出严峻挑战,她认为,必须解决传统医疗供给链,即医生诊疗服务、新药研发、医院运营的不可持续性问题,重构医疗供应链。医渡科技的创立便源于此。

  成立至今,医渡科技不仅自主研发了医疗垂域大语言模型,也推出驱动智慧医院建设的医疗级智能引擎“AI中台”。

  据宫如璟介绍,AI中台构建了完整的技术生态体系,涵盖了预训练模型、微调工具、知识库和智能体等全链路服务,并为临床工

  “当下,每个医生日均接诊量高达30到100人次,AI中台以医生的‘AI Copilot Station’模式深度融入诊疗全流程,为诊前信息整合、诊中决策支持及诊后患者管理提供持续赋能,减轻医生负担。”宫如璟说。

  宫如璟表示,目前在合作的部分医院里,每家都有几百个AI智能体在为医生“打工”。不过,医生在面对不同细分场景的时候,对AI助手的要求是非常不一样的。

  宫如璟称,对于医生而言,医渡科技大模型既可以是临床工作助手,帮助医生结构化患者画像、专业知识问答查询、推荐诊疗方案、病历内涵质控等,提高医生诊疗效率;也可以是医生的科研助手,助力加速科研产出。

  宫如璟进一步解释,在北上广的医院,一位医生一天可能需要面诊几十个病人,但不一定有时间翻阅病人的所有病历。现在医生可以定制自己的AI智能体,帮助他们整理病历,AI智能体会把一些关键指标给医生列好,这样诊疗效率更高。

  “比如医生以前花10分钟看诊,2分钟跟病人讲病情,8分钟看病历。现在医生可以只花2分钟看资料,剩下8分钟和病人讲病情。”宫如璟表示,使用AI中台后,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医生的效率,病人的获得感也提高了很多。

  宫如璟介绍,目前,医渡科技的核心算法引擎YiduCore覆盖超4000家医院,AI中台已落地30多家知名三甲医院。

  据医渡科技

  “我们会把AI中台推向更多家医院,帮助医生减少工作、管理资料、做预问诊等工作,让医生有更多时间关注病种和病人。”宫如璟说。

  展望未来,宫如璟表示,未来AI中台一定会是多模态、多数据源,结合院内院外、可穿戴设备、纳米颗粒载体等数据,做到实时更新,给予医生全量知识库的建议,并且AI幻觉也将进一步减少,做到专业性与安全性并重。

温馨提示:所有理财类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