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要闻 > 正文

“水源安享”应用场景聚焦浦江“大水缸”

发布时间:2022-08-02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今年的梅雨天出奇的短,6月26日省气象台官宣发布浙江省出梅。出梅之后就是持续的晴热高温天气,水库用水量节节攀升,而县通济桥水库管理处负责人傅时杰今年却很淡定,因为今年他手上多了一项“法器”,在出梅之日,通济桥水库就实现了“洪水100%全拦”“0弃水”“蓄水率94.05%”三项好成绩。

  这项“法器”就是今年县水务局推行的通济桥水库“水源安享”应用场景。该场景列入浙江省数字化改革试点,是目前浙江省唯一专题研究针对水源地的供水安全风险识别和管控项目。

  通济桥水库是防洪灌溉为主,结合供水、发电、生态补水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灌溉、供水和生态补水用水加大,水资源短缺日益显现。梅雨期降雨量占全年的30%以上,降雨集中易涝成灾,但也是水资源最丰富的时候。通过水库调度,兴利除害,调节降雨季节水量分布不均,协调防洪、兴利与灌溉、供水之间的矛盾,是通济桥水库调度运行管理中的难点。今年引进的“水源安享”智能化的水库多目标调控模型,协调气象、水文、地质和自然资源多部门数据,依据WRF气象模型、SOBEK水文模型和DELFT 3D水动力模型,计算现状供水规模下的通济桥水库调度方案。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准确高效,成功预判梅汛期提前,较早由“腾库抗洪”转变为“纳洪蓄水”,在不降低兴利和防洪效益的前提下,为下半年抗旱灌溉和城乡供水提供了宝贵水源。

  智能化的水库多目标调控模型只是“水源安享”数字化项目之一,保障水库饮用水源安全,破解饮用水源保护点多、面广、位偏、监管等难题,不断提升饮用水水源保护和监管水平,是“水源安享”数字化改革项目重头戏。 “水源安享”在主要入库支流建设了多座水质无人微站,驾驶舱有净水智控“蓝藻预测”子场景,水质微站发挥“哨兵”作用,遥感技术协同应用,对源头污染源快速监测识别,及时预警处置,有效保护水质安全。

  自2022年4月“水源安享”应用场景投入试运行以来,通济桥水库库区违规垂钓、游泳等下降近三成,非法电鱼捕鱼已经杜绝,成效显著。目前,通济桥水库9条支流入库口及重点村库岸线已纳入系统管控,出现异常预警信息25条。经核实后,对35人做出口头告诫,14人没收垂钓杆,2人报警处理。

  “水源安享”通济桥水库应用案例为浙江省数字化改革“九龙联动治水”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接下来,浦江县将按照省水利厅统一部署,通过深化改革和数字化迭代升级,对接“九龙联动治水”、服务“浙水好喝”、打响浦江“水源安享”服务品牌,让家家户户天天喝上放心的“智慧水”。

温馨提示:所有理财类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