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0 已有: 位 网友关注
标志着我们彻底打破了三大思维定式的约束。
实现起来不容易。所以有了第一步重组债务,就会有第二步财政的真金白银刺激消费,甚至将来会迈出第三步,那就是如何进行改革,稳定企业家的信心。总的来讲,25年到26年可能是中国逐步在艰难探索这些政策,形成合力,最终打破通缩的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许一开始经济的预期,企业的盈利还没有完全恢复到一个正循环,那我们该怎么办?这就牵涉到今天我讲的最后一个话题,那么还在艰难调整的过程中打破通缩有了曙光,决策层的认知在不断的深化。但是距离形成一些专家学者不断呼吁的,把短期的刺激和长期的改革结合起来,动辄十万亿之巨的最优的组合方案还有一段的距离。
那在这一两年的调整过程中,大家作为企业家、投资人、个人该怎么办?我想也不用过于悲观,因为中国的体量比较大,结构性调整的机会,哪怕它的增量增速不如过往,存量调整的机会还是比比皆是。我们比较了中国跟日本的异同,尽管大家都很担心中国陷入日本式的通缩陷阱,但是日本在95年正式陷入通缩之际,第一,它的城市化已经完全到头了。第二,它的人均收入当时高于美国,没有任何追赶效应,也就是说潜在增速比较低了。第三,房地产的泡沫程度在日本是极大的,所以地产的下行对它经济的伤害程度是全球比较罕见的。
首先我们的城市化还在进行当中,2/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随着中国农村和农业生产力的进步,不需要1/3的人口还被捆绑在农村,所以我们的城市化率会进一步的提升,到接近发达国家的75%,甚至80左右。在这个过程中,人口流入这些中大型的城市、省会级城市和珠江三角洲、长三角会继续形成生产力的促进效应。第二,中国的人均收入当前是美国的1/7,远远不像90年代日本当时人均GDP一度赶超了美国,那中国相对还穷一点。这里面也有好处,就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改善的预期,企业家对于进行产业往上卷,进行更有价值链的这种出口的卷的程度,都远远的优于日本。大家还处于在追赶阶段,所以中国的潜在增速比日本当时要强。
最后就是房地产的下行造成的危害。日本在90年、91年房地产泡沫是处于全世界罕见的水平,当时它的房地产价值占到了GDP的5~6倍的水平,所以一旦跌下来了,很多参与了房地产泡沫的企业,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深受其害。未来十几年出现了资产负债表示衰退,要还债。中国哪怕是在房地产的顶点,2020年房地产全国的存量价值也只占到我们GDP总量的230%,远远的低于当时的日本,所以泡沫程度不及日本。在下行的过程中,尽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受损,但是广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企业实际上参与房地产泡沫的程度不深,受伤也不深,还有潜力继续挖掘。
人工智能、机器人、绿色能源……中国市场不乏结构性的机会
从这几个经验讲起来,中国是有独特的优势,可以让新质生产力在中国继续扎根。让大家寻找一些结构性的投资机会,我就总结了三个机会。
然而AI现在在2025年到26年,我们判断会进入一个落地应用阶段,之后中国独特的优势就会发挥出来,后发制人,尽管在芯片领域美国是领先的,但是一旦进入应用阶段,大家往往考量的不再是简单的芯片和模型,更多的是海量的数据和应用场景,和消费者和企业端的结合。这方面,经历过移动互联网阶段的投资者都很清楚,中国具有独特的优势,比如说我在香港,大家经常使用国内和海外的AI工具进行比较,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各有千秋。但是美国的不管是OpenAI的ChatGPT还是Google的这些工具,它还是过于强调对企业端,形成跟企业深度捆绑的生产力的结合。
而中国的这些AI工具,不管是豆包还是Kimi,大家会发现比较强调跟消费者端的结合,甚至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娱乐性,这个往往就是在应用阶段,中国有一些独辟蹊径的手段,让它形成一种针对消费者killer迅速的推广开来,那数据是海量的,应用场景是多元的,这是后发制人的现象。
机器人存在很久了,但是正因为有了AI,大家现在对于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的崛起充满了希望。因为它可以通过大语言模型的应用,使得机器人对外在的环境作出实时的反应,第一次具备了在一些行业替代人工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重复性比较高,危险度比较强,同时劳动强度也比较大的这些行业。我们总结一下有5个行业,比如说农业、采矿业、建筑维修业、路面清洁业和餐饮业,都是比较适合应用人形机器人的。但是大家也知道在美国大选期间出尽风头的马斯克,他强调他的公司要转型更多的做人形机器人。然而,他们推出的optimusgen2,现在物料成本就高达5万到6万美元,所以在美国、在全球算不过来账,尽管有潜在的需求,但是太贵了。
然而,根据我们的测算,中国在人形机器人上下游领域的独特的产业优势是巨大的,特别是在零部件,在组装各方面,一旦这种全球对人形机器人的潜在的需求跟中国的产业链结合,可以迅速的把每台人形机器人的成本从5、6万美元降到2万美元左右,那就能算得过来账了,可以铺得开了,也许在未来5~8年,有高达800万个人形机器人的潜在需求,4000亿美元左右的市场,这也会为中国的企业继续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
这块其实大家已经很有信心了。但是现在有一个新的现象,就是特朗普2.0版本,它还有一条政纲,就是它对于这些绿色转型新能源不太感冒,它甚至可能会去修改美国拜登政府推出来的通胀平减法案,里面支持新能源的很多政策。这个对中国也不是坏事,因为全球其他地方,还是对新能源转型孜孜以求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不管是从已经先发积累起来的技术优势,还是由于特朗普政府可能对巴黎减排协议的退群,中国可以去试图修复跟欧洲,跟其他地方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关系,减少贸易摩擦的风险,实现共赢。我觉得新能源转型领域,大家也会看到中国企业继续高歌猛进的全球扩张,这三个就是新质生产力,目前能看到的在中国扎根落地的一些行业,也是我们一些比较粗浅的认识。所以今天我们就从“打西边来了一个特朗普2.0”,它的政纲对中国、对全球的影响,拓展到924以来的一系列政策,经历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号角之后,下一步它的宗旨、可能期盼的政策力度,以及最终落脚到,未来几年可以投资的一些新质生产力的方向,我就简单的跟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
Alpha峰会由全新林肯飞行家AVIATOR为您特约呈现,即刻启程,从容驾驭2025全球投资之旅。